村一级的行政建制是由建国初期生产大队衍生过来的,以前叫大队书记。很多人以为生产大队与现在的村是一模一样的,只不过是改变了一个称呼而已。以前的大队,自治属性更多一些,现在的村,行政属性更多一些,尤其是现在村支书和村主任”一肩挑“后就更是如此了。
在当前的体制下,一个村支书的好坏,对全村人的生活、生产所带来的影响,远远超越了以前的生产大队的时代。为何这么说呢?
首先,以前的生产大队,国家下拨的各项建设资金、帮扶资金、救助资金等等,跟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比。以前的生产大队干部的工资,甚至还只能叫津贴,基本上都需要大队自己解决,现在国家有转移支付了,村干部的工资国家负责了。当然还有其他的各种资金,现在的村支书,所掌握的资金量,与以前大队书记相比,呈几何级别的上涨。
如果这个村支书品行不端,贪婪成性的话,不把国家下拨的每一笔资金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用好的话,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会对全村人的生产生活会有多大?如果该修的路,修成豆腐渣工程;该建的水利设施,也建成豆腐渣工程;该发放的贫困救助补助,私自侵占;这样子的话,对于一个村庄来说,是不是祸害无穷?
其次,现在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属于“一肩挑”,如果这个村支书是一个正直的人,那么比以前村支书和村主任分设为两人,肯定是更好做事,但是如果这个村支书品行不端的话,那么就很容易造成“一言堂”的现象,对于村庄的发展建设祸害无穷。
“一言堂、家长制”的专横独断现象比较普遍,任人唯亲,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家族控制村级政务,肆意侵吞集体财产利益,此类现象屡见不鲜。尤其在偏远地区,村委书记、村主任的地位简直就是土皇帝,村民敢怒不敢言,贪腐程度有时让人震惊,媒体时不时爆出类似反腐新闻。
最后,还有一些不负责任、没有担当的村支书,对村庄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。这个村支书,可能很清廉,但没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话,也会严重影响村庄的发展建设。
有事业心的村支书,会积极向上争资争项,将村集体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越来越好。而不负责任的村支书,就是一个庸官,什么建设都不做,甚至遇到村民之间的纠纷矛盾也躲之不及的话,对于这个村的村民来说,就是一个灾难。
还有一些品行不端的村支书,害的村里都没有村妇女主任了,因为村里面妇女的爱人都不同意她们去当妇女主任了,里面的道理我就不用在这里多说了。
综上所述,由此可见,一个村支书对于一个村庄的发展建设、村民的生活生产会带来的影响,有多么的重要。在我个人看来,可能比一个乡镇党委书记都更重要,因为乡镇党委书记会得到更多的监管,而村支书因其有自治属性,监管的力度可能不及乡镇党委书记。
